高山底色:一堂来自荣昌区铜鼓镇高山村的生动党课

作者:杨志杰、杜江 编辑:李巧 审核人:刘淳 刘勇 时间:2022-07-17 点击数量:

高山的光透过乡村振兴的三棱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有代表激情的红,有代表植物的绿,有象征大地的黄。2022年7月11日至15日,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员先锋—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七人深入荣昌区铜鼓镇高山村,在高山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红波、队员陈尧驰、陈诗的带领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体验在党的领导下高山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描绘新时代浪潮中的朵朵浪花。

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人。重庆大学法学院本科第三党支部依托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长,与高山村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并在高山村设立“党员先锋—法律援助工作站”,分别为村里的10个社配备一名法律援助员。法学院团委在高山村设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定期组织学生在村里开展模拟法庭情景剧表演,共建法治小院、村民书屋。佑启乡邦,振导社会,实践队以党员先锋构建红色矩阵,为村民们发放由学生们自己设计的法治口袋宣传手册,针对大中小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造就美好未来。党团互建,校地共建,用己所学,长我才干,造福他人。这热情恰似火红的朝阳,激情无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七十多岁的方孝余年少有为,年轻时凭借良好的商业眼光带头致富,担任村社干部为村里办实事;中年妻患重疾子遇血癌,因病返贫;古稀之年本为天伦,今却不得不为妻儿病痛,孙子辈教育辛劳。在他人遭遇病痛时能慷慨解囊,即使生活给他的打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始终秉持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在党的领导和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方老师一家如今重新盖起鱼塘,养起鸭羊,重新脱贫。他是新时代的孙少安,就像那开遍满山的红豆杉,永远都有郁郁葱葱的生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刘伯菊夫妇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带头搞起了养殖业,养猪、养羊。在政府的无息贷款、工作队的养殖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刘伯菊夫妇的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谢平根据水稻与青蛙共生的理念,承包下村里的26亩土地精耕细作养青蛙,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在党的政策下,高山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企业,使更多的乡亲们能够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实现共同富裕,让这片哺育着高山村儿女的大地母亲重新焕发生机。

红色、绿色、黄色共同构成了高山村乡村振兴的三原色,新时代是团结奋进的时代。实践队此次走出学校,走向基层,不仅是一次高山底色的寻访,更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淬炼,这堂党课深切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是每一位实践队员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