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法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作者: 编辑:刘勇 审核人:刘西蓉 时间:2023-03-15 点击数量:


一、个人简介

自正法,1987年生,云南玉溪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刑法与诉讼法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曾在台湾大学、早稻田大学访学,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政法论丛》《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北大法律评论》Biotechnology Law Report等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刑事诉讼法理与程序逻辑》等专著、编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中西部国培示范项目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二、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izhengfa909@cqu.edu.cn

 

三、研究、招生方向与指导学生情况

1.招生与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互联网法学、刑事司法制度、证据制度;

2.指导学生情况:指导博士生3名,毕业博士1名;指导硕士生19名,毕业硕士2名;指导本科生18名,毕业学士9名。

 

四、出版编著

1. 专著:《刑事诉讼法理与程序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2. 参编:《刑事诉讼法案例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3. 参著:《刑事诉讼法入门笔记》,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五、代表性论文

1.《刑事电子证据的审查:学理基础、实践样态与模式选择》,《政法论坛》(CLSCI/CSSCI)2023年第2期,独著;

2.《监察留置衔接为羁押措施的法理反思与程序规制》,《政治与法律》(CLSCI/CSSCI)2023年第3期,独著;

3.《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法理”样态及其法理化》,《中国刑事法杂志》(CLSCI/CSSCI)2022年第2期,独著;

4.《互联网法院的运行模式、量化评估及其理性对待》,《政法论丛》(CSSCI)2022年第3期,独著;

5.《生态环境检察监督的转型面向:法理基础与规范逻辑》,《政治与法律》(CLSCI/CSSCI)2021年第9期,独著;

6.《互联网法院的审理模式与庭审实质化路径》,《法学论坛》(CLSCI/CSSCI)2021年第3期,独著;

7.《涉罪未成年人羁押率的实证考察与程序性控制路径》,《政法论坛》(CLSCI/CSSCI)2019年第4期,独著;

8.《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模式及其改革面向》,《法制与社会发展》(CLSCI/CSSCI)2018年第3期,独著;

9. Amendment of China’s Biotechnology Laws in Rela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ainmen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Biotechnology Law Report(SCI)2020(6),Corresponding Author, First Author;

10.《司法场域视野下刑事错案纠预机制之重构——基于典型错案的实证考察》,《北大法律评论》(CSSCI集刊)2017年第2期,独著;

11.《社会调查报告之证据效力》,《交大法学》(CSSCI扩展)201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与司法制度)》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

12.《可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吗——基于101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考察》,《人权研究》(CSSCI集刊)2020年第2期,第1作者;

13.《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法理表达》,《理论探索》(CSSCI)2022年第5期,独著;

14.《互联网法院的演进逻辑与功能定位》,《浙江工商大学学报》(CSSCI)2022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转载,独著;

15.《大数据侦查的本质属性及其溢出效应——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22年第6期,第1作者;

16.《侦查阶段律师帮助作用认知及其优化路径》,《江汉论坛》(CSSCI)2021年第8期,独著;

17.《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法理基础与规范逻辑》,《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21第2期,独著;

18.《附条件不起诉运作逻辑的实证考察与优化路径》,《理论探索》(CSSCI)2020年第6期,独著;

19.《互联网法院管辖网络刑事案件的可能与限度》,《宁夏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3期,独著;

20.《流通知情权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及其刑事保护边界》,《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5期,第1作者;

21.《涉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证考察与治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10期,独著;

22.《值班律师身份定位的解释论》,《人权法学》2022年第5期,第1作者;

23.《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被告人权利的演进逻辑与规范阐释》,《中国应用法学》2020年第6期,第1作者;

24.《互联网时代罚金刑执行难的成因及其化解路径——基于A省X区法院的实证考察》,《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2期,第1作者;

25.《韩国少年刑事诉讼程序的运行模式及其启示》,《兰州学刊》(CSSCI拓展)2020年第10期,独著;

26.《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的实证考察与路径重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第5期,独著;

27.《未成年人圆桌审判与庭审教育:理论、局限与路径》》,《当代青年研究》(CSSCI拓展)2018年第4期,独著;

28.《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之演进逻辑及其启示》,《江淮论坛》(CSSCI)2018年第3期,独著;

29.《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中的程序性制裁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探索》(CSSCI)2018年第1期,独著;

30.《我国台湾地区少事法之演进脉络与改革趋势——基于实证和历史双维度的考察》,《江淮论坛》(CSSCI)2016年第6期,独著;

31.《“民告官”受案范围扩大趋势探析》,《理论探索》(CSSCI)2016年第1期,独著;

32.《司法透明指数:理论、局限与完善——以浙江省的实践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5年第6期,第2作者;

33.《以影响性诉讼案为例论网络著作权保护》,《中国出版》(CSSCI)2019年第14期,独著;

34.《论我国数字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编辑之友》(CSSCI)2014年第11期,第1作者;

35.《自由之边界:司法改革背景下新媒体公开的维度与限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6年第6期,独著;

36.《“单独二孩”政策与生育权的法律保护——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考察》,《宁夏社会科学》(CSSCI扩展)2015年第4期,独著;

36.《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刑事司法文明的第三种模式》,《学术探索》(CSSCI扩展)2014年第12期,独著;

38.《浅析个人信息的内涵》,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10月12日第3版,第1作者;

39.《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的价值实践及程序规范》,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6月9日第5版,第1作者;

40.《“再外嫁女”不必然丧失土地补偿费请求权》,载《人民法院报》2018年3月21日第7版,独著;

41.《业主委员会备案与其民事权利行使之关系》,载《人民法院报》2018年11月7日第7版,第1作者;

42.《疫情阻击战 智慧法院显力量》,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3月16日第2版,第1作者;

43.《远程审判便民利企 疫情之下彰显担当》,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4月29日第2版,第1作者;

44.《从程序看新时代刑事司法人权保障》,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6月25日第2版,独著;

45.《发展人工智能应更好保护核心算法》,载《光明日报》2021年1月2日第6版,独著,等。

六、代表性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未成年人刑事实体与程序衔接路径研究”,在研;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理论、模式与完善路径研究”,已结项;

3.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未成年人‘两法’实施中的检察监督责任研究”,在研;

4.主持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新文科视域下研究生模拟法庭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在研;

5.主持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法院建构逻辑的实证研究”,已结项;

6.主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已结项;

7.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互联网法院运行逻辑的理论基础与完善路径研究”,已结项;

8.主持重庆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指导案例中的于欢故意伤害案”,已结项;

9.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年度法治评估”,已结项;

10.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已结项,等等。

 

七、获奖成果

1.获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

2.获教育部中西部国培示范项目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2017);

3.获第三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社会法与法治社会建设”三等奖(2017);

4.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

5.获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二等奖(2015);

6.获第一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公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三等奖(2015);

7.获第三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论坛三等奖(2015)。

 

八、从事学术、司法实务或社会兼职

1.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2.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法律咨询专家委员;

4.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智库专家;

5.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6.曾挂职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院长助理。

    

下一条:杨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