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记法学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国际法治”讲座

作者:王贤 编辑:研究生宣传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15-06-09 浏览量:

201569下午3,法学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国际法治”讲座在法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君,主持人是重庆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曾文革。

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却同学们听讲座的热情,不少同学在下午两点多钟就已经坐在报告厅等待张晓君教授的到来。张教授如期而至,款款走近报告厅,同学们鼓掌表示欢迎。据了解,今天到场的同学大多是来自于国际法专业,也有一些人是对“一带一路”战略非常感兴趣。

讲座伊始,曾文革首先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主讲人张晓君,并且引出了当代社会对待国际法治的关注与重视。张晓君表达谢意之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讲座。

此次讲座分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分别为: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国际法治,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问题,区域统一商法典问题,区域金融法治建设问题和区域争端解决机制建设问题。

首先,张晓君肯定了中国近年来在经济上的伟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当前世界,国际经济秩序正在进行重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二次全球化”。在这个浪潮中,美国主导的铁三角布局(包括TPPTTIPPSA)使得中国的发展空间被严重压制。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在张晓君看来,中国的出路在于拓展新空间,构建国际经济合作新秩序。那么,具体的举措就表现在“一带一路”这个影响重大的战略上。“一带一路”包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其主体思想是传承中国梦,输出中国文化。战略目的在于释放国内过剩的产能,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此战略中,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如何促进区域国际法治。虽然市场化和自由化可以最直接地拉动经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否合理协调沿路国家法律的差异性和内容的不确定性是决定此战略能否收获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指出,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必须依赖于法律的统一和协调。那么,一个服务于经济合作的统一商法典呼之欲出。

其次,他认为,新的法典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则,保证通关便利。在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劳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该加大关注力度,核心目的在于使得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他也指出,区域司法能力建设也关系到区域经济法治建设,所以,各国应该积极商量对策,保证司法人才的能力的提高。

   接着,张晓君重点讲述了经济合作中的区域货币与区域金融秩序的问题。由于美元波动,汇率风险,结算损失等原因,国际货币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其对策是促进区域货币的发展,在这方面,中国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正在火热进行中。对待区域金融秩序,“一带一路”战略配套两大金融工具平台。第一个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二个是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

   最后,他提出了对“一带一路”战略思考。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如何实现政治经济分离,即如何把握不干涉内政原则;第二,如何实现中国的主导角色,即中国如何获得话语权,以及如何构建治理机制;第三,如何实现国际法治,包括国内法如何输出,中国如何做出模范;第四,如何看待和回应美国主导体系的态度和策略。

    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问环节过后,此次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