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晚,重庆大学国际法学科建设系列讲座之一在法学院210学术报告厅举行。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渤海研究院院长张晏瑲教授作《海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法律、政策和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负责人胡德胜教授主持,国际法学科学术带头人曾文革教授、胡斌副教授与谈。
张晏瑲以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阐释了海洋环境保护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4之间的关系。他以日本排放核污染水为切入点,强调排放核污染水会对国际海洋法律秩序造成冲击与挑战,阻滞SDG14的实现。他结合实地调研经历,认为日本政府决定排放核污染水的程序和结果都不符合海洋善治关于透明和公众参与的要求。
他分析了阻碍海洋环境保护和SDG14实现的现实困境。他指出,IMO和IAEA等国际组织对船舶压载(舱)水的监管失能、国际社会就海洋污染等跨界问题缺乏有效的合作解决机制、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放的关注逐渐减弱,导致现行国际法律框架下难以规范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
张晏瑲最后提出了完善核污染水入海排放国际标准和国际法的方案。他建议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船舶压载(舱)水核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与周边国家及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国际合作机制、向联合国大会提议制定国际标准,确保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的海洋善治。
在与谈环节,胡斌对张晏瑲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并分享了关于中国如何应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思考。曾文革认为,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背后是国家利益的博弈。他称赞张晏瑲教授案例与理论结合的做法,这一做法将实践性很强的国际法和海洋法鲜活了起来。在互动环节,张晏瑲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讨论和交流,氛围热烈。胡德胜结合讲座,从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法治思想和法律思维的合格法律人的角度进行了总结。他建议同学们学习张晏瑲教授运用不同视角、拟处不同格局、考虑不同时段提出解决问题多种方案的爱国情怀和严谨学识。
校对:胡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