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习近平在文章中指出:“要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在重庆大学党委和法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法学院法援中心红岩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法学专业优势,搭建“实践育人+基层治理”立体教育平台,组建法治宣传先锋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活动。
凝心聚魂,构建坚实稳固的工作格局
支部在全院范围内吸纳和培养具有表率作用的优秀党员,鼓励并引导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亮红岩身份”“树典型标杆”,定期开展“就业典范”“学风典范”推选及经验分享活动,设置“党员先锋岗+流动法律援助站”,定期在校内外开展专题普法及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层层立标杆、人人作示范,以“头雁领飞”激发“群雁活力”,打造可持续的朋辈互助体系。
志愿者在饮水村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活动
服务大局,锚定“百年新重大”建设目标
支部始终围绕“百年新重大”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依托法学学科优势,秉持“为民送法”初心,定期在校内开展法律咨询与普法宣传活动,为师生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支部已推出国家宪法日、平安校园、护航毕业季、校园反诈宣传等一系列专题品牌活动。
重庆大学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与西藏芒康县30余名师生一起开展了“共度大学里的一堂课”活动。来自法援中心红岩党支部的党员标兵为孩子们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普法宣传,以实际行动践行“研究学术、振导社会”的校训,助力青少年自我成长。
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共上一堂普法课
支部联合法学院本科第三党支部、虎溪校区社区教育公民意识培养项目组举办了主题为“法进虎溪,援梦未来”专题普法活动。活动现场设置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带头作用,为同学们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
“法进虎溪,援梦未来”专题普法活动
为响应国家法治建设的号召,培养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法学院联合管委会在虎溪校区举办“五四青年法治行”普法游园会主题活动。普法志愿者针对毕业季学子普遍面临的劳动合同签订、房屋租赁等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鼓励同学们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
“五四青年法治行”普法游园会主题活动
振导社会,发挥“为民送法”的专业实效
支部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鼓励青年力量下沉到社区服务之中,深入挖掘基层诉求,推进“百名义务普法员,千堂法课下基层,万众齐心聚法治”,让高校法治力量走出去,切实发挥“为民送法”专业实效。
支部与沙坪坝区司法局、覃家岗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主题普法活动,支部党员走进覃家岗新立社区,围绕“图说宪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民法典普法宣讲”等主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地毯式”普法宣传。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主题活动
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支部在沙坪坝街道欣阳广场举行“维护国安,你我同行”主题活动。党员同志通过典型案例释法说理,帮助大家了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针对居民们热切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维护国安,你我同行”主题活动
为提升基层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助力社会和谐稳定,支部走进一心村社区,开展“法润万家·和谐共建——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定”主题普法活动。活动聚焦热点问题解析、模拟调解室、法律知识讲座、案例展示等形式,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法润万家·和谐共建——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定”主题普法活动
支部秉持“为民送法”初心,牢记“服务社会”宗旨,共筑“普法先锋”优质党建品牌,年均开展普法活动40余场,接受案件咨询60余件,带动师生志愿者300余人次,志愿服务市场5000余小时。支部成员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17项及各级奖项百余项,参与国、省各级项目近20项。此外,支部形成各类普法宣传册、海报200余份,拍摄普法微视频、情景剧10余部,形成普法调研报告近30万字。
未来,法学院法援中心红岩党支部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行动,书写新时代党员先锋岗的崭新篇章。
校对: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