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法学院仲裁法课程邀请实务专家进课堂

作者:吴如巧、周婧媛 编辑:刘勇 审核人:蒋研川 发布时间:2025-07-02 浏览量: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与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仲裁人才,2025年春季学期,法学院邀请重庆仲裁委员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共同开展“双师同堂”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实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共同讲解仲裁法理论和实务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次活动邀请了重庆仲裁委员会研究咨询处副处长黄知帅、仲裁事务一处副处长何静、金融(互联网)仲裁院副院长李彦艳、高级仲裁秘书符志远,分别就仲裁程序实务、建设工程领域仲裁案件办理实务、金融互联网仲裁案件办理实务、国际商事仲裁等实务问题进行了精彩讲授。

除了实务部门专家的讲授外,吴如巧教授在《仲裁法实务》课堂上对我国仲裁实务中的典型问题,包括仲裁机构的选择、仲裁员的指定与选择、仲裁程序的推进、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程序等实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体的案事例,进行了深入地讲解和分析,深化了同学们对仲裁行业及实务的了解。

周婧媛老师则在《仲裁法》课堂上对仲裁理论中的仲裁性质、可仲裁性问题、仲裁协议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仲裁规则和仲裁权问题、仲裁机构和仲裁庭以及仲裁员的问题、仲裁程序问题、仲裁裁决问题、仲裁法的修订等重点理论问题进行了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

在本次“双师同堂”教学活动中,“理论+实务”两位老师共同唱好“一台戏”,共呈精彩一课,让课堂“活”起来,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创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增强了学生理论分析、批判反思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多方位”的互动教学模式,也使得教师与仲裁实务之间打破了信息壁垒,拓宽了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该教学活动是法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质量仲裁人才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