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聚青春活力,助民族团结 |“‘援’梦新时代”实践团活动纪实

作者:刘逸峰 编辑:王寒 审核人:刘淳 柳青 发布时间:2023-08-11 浏览量:

为切实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普及程度,发挥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2023727日,重庆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法学院法援中心红岩党支部依托“‘梦新时代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开展聚青春活力,助民族团结活动。本次活动为实践团“让少年的你沐浴在法治阳光下系列法治宣讲课之一,主要面向社区青少年展开。

为提高党史学习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实践团面向社区学生以“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彝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开展民族党史宣讲课,以加深青少年对我国民族政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实践活动围绕“彝海结盟里的彝族及其传统文化”展开,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彝族地区的党史以及凉山彝族的风俗习惯。随后,实践团与社区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在宣讲环节,吉克志华为同学们讲解了彝海结盟的历史由来。1935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彝海结盟”;此后彝族同胞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区,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

随后,吉克志华为同学们介绍了彝族人民的信仰、归宿以及饮食等民族文化和习俗,并着重介绍了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彝族的传统服饰以及彝族的美食。最后,实践团成员带领同学们体验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彝族风俗,讲彝族语言,增强了同学们对彝族文化的了解与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间和睦相处、交流融通。少数民族文化是带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中华文化,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都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根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青少年来说,深刻体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各民族团结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氛围。同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向未成年人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作为法律人、重大青年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