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特色活动  >  正文

雷锋月|“法润万家·和谐共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定走进一心村社区

作者: 编辑:柳青 审核人:杨志杰、蒋研川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进基层法治建设,2025年3月28日,由重庆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沙坪坝区司法局、沙坪坝街道、一心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法润万家·和谐共建——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定”专题普法活动在一心村社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政校协同、多方联动的方式,提升基层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婚姻家庭类纠纷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居民因缺乏法律知识导致矛盾激化,重庆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社区居民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新规定认知不足,尤其在离婚冷静期、共同债务认定等热点问题上存在较多疑问。本次活动聚焦以上热点问题,通过模拟调解室、法律知识讲座、案例展示等多种形式,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精心制作的展板,展示了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规定相关的典型案例,涵盖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子女抚养权争议等多个方面。志愿者们通过深入剖析案件背景、争议焦点、法律适用及判决结果,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区居民张阿姨在参观案例展后表示:“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看了这些案例,才发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生活帮助很大。”

在模拟“移动调解室”环节,围绕婚姻家庭纠纷,志愿者们自编自演情景短剧,生动演绎了离婚冷静期、财产分割争议等常见问题。演出中途暂停,邀请观众回答“剧中人该如何合法维权”,答对者获小礼品。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居民直观理解法律程序与权益,演出后由学生志愿者结合剧中案例拆解知识点,讲解司法解释条文。社区李大爷表示:“这种形式很新颖,通过看剧就能学到法律知识,我们老年人也能轻松接受。”

专业志愿者通过PPT宣讲,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司法解释中的重点条款和实际案例展开,详细解读了婚姻关系的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与债务、子女抚养与教育、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新变化和具体应用。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积极提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进一步增强了居民们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移动法律咨询处,法律援助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并针对居民个人遇到的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给予建议。社区王阿姨在咨询后表示:“志愿者们不仅帮我解答了法律问题,还让我知道遇到问题该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真是太感谢了!”

通过法律普及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本次专题普法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去了温暖和法律帮助,还实现了“高校-社区”公益服务合作的常态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