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引导2026届研究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2025年9月19日下午四点,法学院于重庆大学B区第二综合楼518教室召开了2023级研究生就业动员会暨就业指导会。法学院党委书记蒋研川、党委副书记杨志杰、研究生辅导员柳青及全体2023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柳青主持。

蒋研川结合自身职业历程与学生工作经验,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先就业,再择业”。他提出,面对当前就业环境,同学们应树立理性的就业观,优先实现就业保障,再逐步结合自身规划探索更优质的职业发展方向。二是“把握机会,主动出击”。职业发展路径并非单一、固定,求职过程中不必局限于眼下,学会主动捕捉契合自身规划的发展机遇,争取更理想的职业平台,为未来职业发展拓宽空间。三是“兼顾学业与就业”。他特别提醒,学业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同学们要重视课程学习,确保完成学业要求,避免因个别课程未通过影响毕业进度。同时,他提醒同学们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与支持,确保学业与就业“两手抓、两不误”。

杨志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学院下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与重点政策,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就业资源,为求职之路搭建坚实支撑。他还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创业教学经验,向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突破自我、敢于挑战。他指出,每一场面试都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同学们要高度重视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求职过程,唯有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才能从容不迫应对。二是拓宽就业信息来源。他建议同学们主动关注各地人社局、各大招聘网站,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就业成功率。三是科学制定职业规划,坚守诚信底线。职业规划要紧密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兴趣特长与职业意愿,避免盲目跟风。在签约过程中,恪守诚信,严格遵守就业协议约定与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以诚信态度开启职场生涯。

柳青从往届就业情况分析、求职技能准备及就业手续办理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录取情况、地域倾向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明确职业方向。她鼓励同学们在求职前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找准自我定位,拓宽就业思路。二是提升综合竞争力,做好时间分配,迎难而上,打有准备之仗。三是筑牢就业自信,既要正视自身专业积累与成长优势,更要对学院、学校的就业支持有底气,消除焦虑,从容展现自我。最后,她详细介绍了就业手续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谨慎选择,既要注重个人信誉,也要提升法律意识,对自己负责。

本次会议体现了学院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就业信心。会议围绕就业展开的深入交流,有利于鼓励同学们调整就业心态和观念,为同学们接下来的就业工作奠定了基础,推动法学院就业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