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法学院学子精准把握就业形势、提升就业竞争力,2025年10月31日,法学院举办国考政策解读及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是法学院“扬帆计划·筑梦未来”研究生就业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法学院“领航青春,‘职’引未来”校友职业经验分享系列活动之一,邀请了罗力铭、孙梦佳2名2025届优秀毕业生校友担任分享嘉宾。活动聚焦国考招录政策、备考经验、工作体会等核心问题,为有志投身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同学们提供方向与指导。

在分享环节,罗力铭以自身备考及工作经历为切入点,从笔试经验、面试技巧、政审考察注意事项及工作体验四大维度展开细致讲解。在笔试经验方面,他建议大家在考前冲刺阶段应以刷题训练为核心,通过限时模考确定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提升大题效率与准确率。在面试准备及政审考察方面,他重点突出“政治素养”与“细节把控”两大关键。他提醒同学们,答题时要注意深度融入最新政策精神,避免生硬套用模板;面试过程要注重个人形象与行为细节,着装应遵循“整洁大方、专业得体”原则,展现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分享过程中,罗力铭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体验,他说到:“选择国家机关公务员这条职业路径,需要提前做好‘服务意识’与‘抗压能力’的准备,主动担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个人价值。”


孙梦佳结合自身多轮考公的经历分享感悟。她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理智开展职业规划,切勿盲从、避免跟风,考公之路难免遭遇挫折,坚持到底方能收获成果。在备考细节上,她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行测不建议放弃政治理论和常识判断模块,可通过短期专项课程快速提升,数量关系模块重点突破优势题型;申论注重素材积累,按照主题分类整理案例、热点与名言等,通过对比不同老师的答案优化作答思路。


此次分享会内容详实、干货满满,两位分享者从备考实践与职业选择双重视角出发,为同学们带来“全链条”指导,不仅系统梳理了报考全流程要点、提供了贴合实际的备考方法与职业规划建议,还结合自身经历,设身处地地回应了同学们对岗位适配性、职业成长等关切问题。未来,法学院将继续聚焦学生就业需求,不断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形式,持续优化就业系列活动,为同学们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