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精选文章 > 正文

康乾舆地测绘与清代版图建构

作者:张绍欣 编辑:刘勇 审核人: 时间:2020-11-30 点击数量:

       张绍欣,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理论、比较宪法学、法律地理学及法哲学。

摘要:从晚明到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将西方近代科技和地理知识带入中国,构成了第一次成规模的“西学东渐”,天文历算和舆地测绘从而成为中国最早西化的学术。清代建政后,清廷与漠西蒙古之卫拉特联盟以及准噶尔汗国之间,存在一个世纪的地缘战略博弈,即“清准大博弈”,其战略走向最终造就了从清代到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在“清准大博弈”过程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引入西方近代测绘科学和制图技术,持续开展大规模舆地测绘,是为“康乾舆地测绘”。1708-1772年的“康乾舆地测绘”,产生出清代国家地理乃至全亚洲地理的三大实测地图集,形成了以往中国舆图史上不曾有过的高峰。国家政权组织的舆地测绘,不仅是地理状况的考察,更是政权建构、法权意识和领土疆域观念的表达,康雍乾三大实测地图集的测绘过程,是清帝国统合版图、明确疆域边界、实行主权管辖的历史见证。从法律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视域来检讨,“康乾舆地测绘”反映着清代“疆域国家”的塑造、凝聚和治理问题,构成清代疆域以及现代中国国家地理建构的关键一环“疆域国家”概念是社会科学回溯历史资源后的一种理论重构,它试图以历史进程的理论化,透过法律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研究,来理清“中央之国”转型为现代中国的地缘契机和地理基础。

关键词:康乾舆地测绘;舆地图像;制图术;法律地理学;疆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