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重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讲会B区专场在二综212报告厅举行,重庆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教授做了“《民法典》的时代精神与制度创新”专题报告。来自城规学院、土木学院、环境学院、管科学院、材料学院及法学院的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宣讲会。宣讲会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主持。
黄锡生介绍了《民法典》的简要情况,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事法律规范,于2016年正式启动,历时4年的修订、补充和编撰过程,于2020年5月28号通过,共7编,1260条,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的实施将会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意义。
黄锡生从宏观的层面介绍了《民法典》的重点和亮点,主要包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人文关怀;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共同助力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形成;回应了科技时代与全球化新要求,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法律依据;创新了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黄锡生围绕上述几大亮点,结合司法实践,对《民法典》中的重大制度修改和重大制度创新作出了详细的阐释说明,比如将人格权编新增、习惯入法、胎儿利益保护、物业服务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离婚冷静期制度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实体法律制度变化,也包括了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诉讼时效的变更等涉及法律程序的变化。同时,黄锡生还从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家园、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时代背景和国际大环境的角度对《民法典》进行解读,使在场师生们对《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制度创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最后,黄锡生指出,在共筑依法治国中国梦所需坚持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中,全民守法是保障落实《民法典》的关键。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我们应当共同努力营造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的良好氛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支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刘西蓉在总结中表示,《民法典》是一部既体现系统性又包含创新性的法律规范,希望广大师生们通过本次学习和日常对法律知识的关注与积累,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根据《关于开展重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讲活动的通知》安排,法学院黄锡生教授、张舫教授、宋宗宇教授等专家组成了宣讲团,分别在A校区、B校区、C校区、虎溪校区、机关党委、后勤党委、附属肿瘤医院以及有关单位开展民法典的学习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