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聚焦  >  学术成果  >  正文

重庆大学法学院两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者:刘勇 编辑:刘勇 审核人:蒋研川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量: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名单,重庆大学法学院靳文辉教授的论文《空间正义实现的公共规制》获法学类二等奖,陈德敏教授的著作《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获交叉学科类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奖励类型包括著作论文奖、咨询报告奖、普及读物奖、青年成果奖。第九届成果奖共评选产生奖励成果1496项,其中著作论文奖1196项,含一等奖118项、二等奖513项、三等奖565项。

 

【靳文辉教授简介】

靳文辉,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中共重庆市委法律顾问,重庆市人大法律咨询专家,重庆市优秀法学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司法部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方德法治研究奖等各类奖励10余项。

 

  


【获奖论文摘要】

在经济场域,空间正义主要表现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公众的空间权利配置充分、资本的空间分布均衡、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合理和空间经济结构的规范有序。公共规制在保障空间正义目标达致中具有重要功能,在空间正义实现中应科学运用。我国空间正义实现中的公共规制制度体系已相对完备。经济自由权、社会保障权、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战略,是我国公共规制保障空间正义在宪法层面的依据。税收优惠、金融服务、财政分配、空间经济规划等制度,是我国公共规制保障空间正义的实践基点。通过优化公共规制实现空间正义,需构建以公众经济权利充分实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基础机制,以系统化实施为中心的公共规制实施机制,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公共规制运行保障机制。

 

【陈德敏教授简介】

陈德敏,重庆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曾长期受聘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获奖著作简介】

本书立足于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长期实践,从新的理论视角展开研究,明晰界定再生资源产业的内涵外延,把握规律性特征,全面调研再生资源产业实际状况及运作模式,挖掘阐析其发展动力和阶段特征,科学评价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态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创新构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理论体系,系统地进行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了科学发展的可行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振兴的主要策略。这对于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综合利用理论研究,通过与实践结合促进提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具有显著的理论深化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